大小单双赚钱软件导师-1962年,印度为何坚持要打中国?毛主席:我十天十夜也没想明白!

新闻动态 /

你的位置:大小单双赚钱软件导师 > 新闻动态 > 1962年,印度为何坚持要打中国?毛主席:我十天十夜也没想明白!
1962年,印度为何坚持要打中国?毛主席:我十天十夜也没想明白!
发布日期:2025-06-24 14:06    点击次数:95

前几天有人提起“解放台湾”这事,为啥后来搁浅了。有人说,金日成当年其实得到教员的建议别着急统一南韩,等我们统一了台湾,再全力帮他一把。

可惜,金日成没听,结果搞得民不聊生,赔了夫人又折兵,一无所获。要是当时听了这个建议,估计早就把韩国给解决了。

很多人都没意识到教员的军事水平有多高。教员指挥打仗几乎是全场控场,考虑得特别细,每一步都能算得清清楚楚。

抗日战争时,他曾说“快不得”;解放战争时,他又说“拖不得”。要不是金日成和斯大林背后搞点动作,台湾早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就能收回来了。

教员一辈子带兵打仗,几乎每次都在他预料范围内,除了1962年,印度硬要和中国硬杠,教员盯着地图看了十天十夜都没明白到底为什么印度那么执着要干我们?

教员说没想明白,是自谦。读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印度为什么老在边境线上反复横跳?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印度和西藏的地理关系。

你这么也不觉得哪里不对劲?嗯,这个图还不够直观……

现在明显多了。虽然地图是按比例画的,但实际地理环境可能更加复杂,让印度的压力更大。

印度虽然和西藏接壤,但海拔差得超级大。印度整个国土,大部分海拔就是几百米,像德干高原、中央高原都还算高点,只有500-600米。

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被称作“世界屋脊”。

加上印度首都新德里,到中印边界才四百公里。古代这样距离还算可以接受,但现代交通发达,一架飞机几十分钟就能飞到新德里上空,想象一下像生活在一个巨人脚边,没有一点隐私。

如果那只“巨人”不小心迈错一步,你家房子就塌了。

印度极度渴望占领西藏,高地往前占,情况就简单多了,也不会那么尴尬。

偏偏,印度恰巧遇到英国当年给他们留的“礼物”。

1914年前,中印边界还比较有章法——东段是喜马拉雅南麓,中段是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喀喇昆仑山。

但这一年,英国偷偷搞了条麦克马洪线,是在背着北洋政府和西藏噶夏代表商量之后画的。

把原来传统界线往西藏方向推了150公里,把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划给了英属印度。

9万平方公里,没概念?那就等于划走江苏的一块地。

噶夏政权当然不认可这事,印度倒是一副“认了”的态度。

但麦克马洪线只是中印边界的东线争端。西线,也就是阿克赛钦地区的争端才是大问题。

阿克赛钦被几座山包围,是个重要的盆地,历代都有人从这里走西藏。

但印度不讲理,说阿克赛钦是他们的,依据就是约翰逊线。

这个“约翰逊线”比麦克马洪线还扯。英国军官约翰逊曾在新疆探险,跑到那儿看“人烟稀少”,就宣称这是无人地区,把大约3万平方公里划给了英国和印度。

当时还没告诉清政府,别人不知道这回事。

以前中印边境一直不太平,印度就一直在趁机找事儿。

1943到1947年,英印政府一边作妖,一边妄想着以后“继承”这些土地。

他们还开始扩军,侵占“麦线”以南的门隅地区,把西藏的行政人员赶走,边境边上到处是骚扰。

特别是在中国解放军西藏平叛之前,印度趁机拿下了门隅、洛隅、下察隅等地区,总共差不多9万平方公里。

西线,拉达克、坎巨提等地区也被侵占。

中国边民经常受到骚扰,生活变得很差。

1959年,解放军平叛完西藏,印度却开始晃悠悠,提出要中国把东段那9万平方公里和西段的3.2万平方公里都让给印度。

很多地区都在印军手里,但印度还要继续抢?

原因是印度这个做法太自信了,觉得中国肯定答应不了。

他们的想法太天真。中国政府坚决拒绝了。

印度继续“前进政策”,一步步蚕食中国领土,制造了朗久、空喀山口等事端,打死打伤不少中国边境官兵。

有人会问这些年,英属印度和印度自己侵占中国的土地,咱们中国怎么就不管了?

其实不是不管,是忙不过来。

清朝晚清那会,军阀割据,抗日内战不断,根本腾不出手来管这些边境事。

到了新中国成立,外部环境压力又剧增,就算要收复台湾,也被抗美援朝拖了后腿。

这年,国际局势对中国极为不利——中苏关系破裂,中印边境不稳,蒋介石又在东南挑事。

高层开会商量,大家都觉得东边局势最紧,要先把重点放在边境稳定上。

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真是如教员所料,效果也如预期。

048年,蒋介石的“反攻大陆”计划一直牵制着中国军队,迟迟难行动。

直到东南局势逐渐稳定,整个局面才逐步打开。而在国内外压力下,直到1979年,也没发生大规模“打仗”。

这个过程,教员判断得很准,把战线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了更大冲突。

尼赫鲁看到中国内忧外患,越发肆无忌惮。

只在1961、62年,他就在中国境内设了100多个军事据点,变得非常嚣张。

这印度领袖,真是个能人。

他看出中国压力很大,觉得中国忙着应付国内外事,没时间管他。

结果,他那一厢情愿的“前进政策”,让印度越走越远,误判了中国的实力。

怎么说呢?为什么印度会这么自信?

他们把中国当成了虚弱的老大,自己想着“英国都能做到的,我们也能”。

偏偏,英国曾经的“辉煌”让他们迷失信心,把自己当成“无敌”的“西厂”。

对中国的情况估计太低,忽略了中国的坚韧与变化。

他们还错误地认定,中国既有的军事力量很弱,经济也崩得不行,根本没能力反击。

其实不光是印度误判,我们也高估了自己。

以为印度很强,但实际上,刚一几仗下来,解放军几乎没吃亏,甚至差点攻到新德里。

教员当时喝了口水说“我花了十天十夜,也没搞懂印度那么想打我们。”

真是谦虚,结果没想到印度这么脆弱。

他们以为自己强大,才倒这么大霉。尼赫鲁还很聪明——这是他自己的策略。

就像我小时候,有次想偷个橘子,看到门口坐个老人,心想反正他也抓不到我,抓到我也挣不开。

结果,他一撒腿跑,被老人一把抓住,动弹不得才知道老人力气那么大。

印象就是印度错估了中国,太自信了。以为中国像个曾经强盛、又变得软弱的老者,但其实中国就像个强壮的年轻人,随时准备反击。

结果就出现了这个局面印度误以为自己能打赢,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

这一次,印度的判断大错特错,他以为中国会软弱、吃亏,结果却自己迎来了尴尬的结局。



相关资讯